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防控技术团队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疫苗研发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该团队成功构建了基于 PEDV 刺突蛋白的复制缺陷型水泡口炎假病毒载体系统,相关成果发表在《Microorganisms》和《Vaccines》上。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高致病性肠道冠状病毒,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猪严重肠道疾病。PEDV 感染会导致各年龄段猪出现腹泻、呕吐与脱水症状,尤其在新生仔猪中致死率极高。自 2010 年起,高致病性 PEDV 毒株持续在全球引发疫情,给养猪产业带来沉重经济损失。因此,开发 PEDV 疫苗对于控制其传播意义重大。本研究选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作为载体,将报告基因 EGFP 替代 G 基因,构建出复制缺陷型水泡性口炎病毒 rVSV - ΔG - EGFP。进而借助 PEDV 刺突蛋白,成功包装出重组假型病毒颗粒 rVSV - ΔG - PEDV - S。实验结果显示,PEDV 全长 S 蛋白可有效整合至 VSV 颗粒中,为深入探究冠状病毒入侵机制及新型疫苗载体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研究还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 PEDV 刺突蛋白的Huh7 - PEDV - S 细胞系,该细胞系能有效支持 rVSV - ΔG - PEDV - S 复制。动物实验中,经肌肉注射病毒颗粒的 BALB/c 雌性小鼠未出现体重下降或异常行为,且成功诱导出针对 PEDV 的中和抗体。这种基于复制缺陷型的设计提升了疫苗安全性,同时 S 蛋白的稳定整合增强了疫苗对新出现 PEDV 变异株的适应性,使 rVSV - ΔG - PEDV - S 成为控制 PEDV 感染的新型疫苗潜在候选株。该研究为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发打造了创新技术平台。
rVSV-ΔG-PEDV-S在BALB/c小鼠中诱导抗PEDV的免疫应答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罗画叶、广西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易靖璇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上海兽医研究所刘长龙研究员与广西大学韦祖樟教授为两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原 文 链 接:https://www.mdpi.com/2076-2607/11/8/2075
https://www.mdpi.com/2076-393X/13/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