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实验室

一、历史沿革

从1990年起,农业部开始进行重点实验室的布局和建设,1994年动物寄生虫重点实验室开始筹建,1996年通过第三轮评估,正式命名。

时间

名称

实验室主任

1996-2000

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蔡幼民 研究员

2001-2005

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蔡幼民 研究员

2006-2010

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林矫矫 研究员

2011-2015

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实验室

林矫矫 研究员

2016-2020

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实验室

周金林 研究员

2021-2025

农业农村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实验室

周金林 研究员


二、实验室概况

目标定位:立足国家农业科技需求,瞄准动物寄生虫病防治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沿。针对制约我国畜禽寄生虫病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突破一批前沿和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动物寄生虫病防控的科技水平,为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类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造就一支我国动物寄生虫学研究的骨干队伍,形成我国动物寄生虫学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人员组成:重点实验室由三个创新研究团队组成:动物寄生虫与生物媒介控制团队、动物血吸虫病团队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团队。目前实验室有各类人员90余人,其中固定人员40人, 包括研究员12名,副研究员10名。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50余人。

运行管理:由农业农村部主管,实行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促进我国动物寄生虫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设立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以及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成立学术委员会,指导实验室主任按照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开展工作,评价学术水平和成果等。

三、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2021-2025)

姓名

职称

分工

单位

陈启军

教授

主任

沈阳农业大学

马志永

研究员

副主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罗建勋

研究员

委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李泽君

研究员

委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刘群

教授

委员

中国农业大学

李建华

教授

委员

吉林大学

朱兴全

教授

委员

山西农业大学

胡薇

教授

委员

复旦大学

曹建平

研究员

委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所

冯耀宇

教授

委员

华南农业大学

赵俊龙

教授

委员

华中农业大学

周金林

研究员

委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四、主要成就

家畜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建立了控制家畜传染源和结合农业生产消灭钉螺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并在全国疫区全面推广应用,家畜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成效显著,为我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球虫病疫苗和药物研制:球虫病免疫预防苗(DLV疫苗)”为国内第一个获新兽药证书的球虫病免疫预防疫苗。研制成功抗球虫二类新药地克珠利,已成为国内最常用的抗球虫药物。

家畜锥虫病综合防控:开展锥虫的分子分型和抗药性研究,建立家畜锥虫病系列诊断技术,形成国家标准,为家畜锥虫病有效控制提供了重要保障。合作研制成功的抗锥虫新药“盐酸锥双净”

动物寄生虫虫种资源库:建成我国最大的动物寄生虫标本馆和虫种资源保藏库,构建了网络查询系统,出版我国寄生虫种类和图谱系列专著10本。

蜱及新发蜱传原虫病研究:构建了完整的蜱及蜱传原虫研究技术平台,发现了我国孤雌生殖长角血蜱种群,确定了长角血蜱是我国新发巴贝斯虫的传播媒介。研制了一种植物源蜱虫驱避剂。

获得2项国家成果奖和20项省部级成果奖。

五、合作交流

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外高校和科技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科开放日”等科普活动。

主要国际合作伙伴:

日本带广畜产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中日动物原虫病联合实验室”,承担合作项目。

蒙古国兽医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承担合作项目。

巴西南大河联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人员交流。

日本北海道大学:人员交流。

肯尼亚国际家畜研究所:人员交流。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人员交流。

美国农业部贝兹维尔农业研究中心:人员交流。



微信关注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TOP